人民网贵阳7月13日电(王钦)“以前这个大路上随时随地都堆满垃圾,一烧就会乌烟瘴气,臭气熏天,风一吹就会满天飞,现在没有了……”谈及村里垃圾治理成效,贵州毕节市金海湖新区竹园乡歹鸡村村民黄大姐难掩喜悦之情。
竹园乡以往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6吨左右,均一直采取村收集、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在指定地点倾倒填埋,容易造成二次污严重,附近村民苦不堪言。后来,竹园乡引进现代无害化垃圾处理系统,有效解决了村里的垃圾处理难题。
竹园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位于歹鸡村,修建在山间,周围没有住户,离处理场几米远的农作物长势良好,绿油油一片,处理场上空看不到烟雾,也没有散发出异味,看不到任何污染,无害化垃圾处理系统发挥了实实在在的效用。
“我们通过媒体的报道才了解到此套垃圾处理系统,经过考察、调研、对比、讨论后,乡里决定了采购”。竹园乡乡长罗庆荣对乡里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该乡投入资金70万元,引进建成了无害化垃圾处理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两个月,每天能焚烧垃圾近30吨,可以满足附近几个乡镇需求。
无害化垃圾处理系统具备了哪些特点和优势,如何做到无烟无味无污染?该系统生产商贵州顺鑫实业集团董事长付顺坤给出了答案,焦油处理成干硬的烟气后,通过光催化系统进行光氧化,就会把烟尘里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进行激化,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塔进行排放,从而达到0排放的标准。
“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垃圾处理系统,但都需要助燃物二次燃烧,不仅设备成本高,而且后期的处理费用也高,每吨垃圾处理在300块钱左右。”付顺坤说,无害化垃圾处理系统已通过中科院等有关部门检测,并获得多项专利技术,该
系统处理垃圾时,每吨只要几块钱,成本非常低,而且焚烧后的灰粉还可用作有机肥或建筑原料,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目前,毕节市金海湖新区、黔西县、遵义市湄潭县、贵安新区等地已签定无害化垃圾处理系统合作协议,将运用集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以及精美化的无害化垃圾处理系统破解环境难题,实现生态保护,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