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永葆先进性的“主力军”
——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坚持和丰富(三)
这是一个引发了世人广泛关注的“意外”——2009年12月16日,4名中国工人的照片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这本被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杂志,将2009年的年度人物授予“中国工人”。
对此,《时代》周刊总编辑理查德·斯坦格尔的解释是:“中国工人是观察中国对世界影响的一个角度,这种影响实在是无法估量。”
今天回看,对于《时代》周刊的这一举动,人们会更理性地看到其背后的因素——彼时,诸多西方国家正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在经济谷底挣扎,而中国经济却成功实现V形反转。但无论如何,这一“意外”无疑为解读以“中国工人”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整体力量提供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角度。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生死与共、血肉相连地走过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一同迈进改革开放新时期。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工人阶级都无愧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个阶级,以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姿态和风范,在推进历史前进的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尤其在改革的攻坚时期,大量国有企业被关停并转,大量工人失去了工作岗位,而且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生活极为艰难,中国工人阶级依然以主人翁的姿态,勇敢地面对现实,承担起巨大的改革成本,并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成功地实现了身份转变、观念转变的艰难转身,在涅槃中实现了新生。
统计显示,经过60多年的奋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79.56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8.3万亿美元。而需指出的是,广大职工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也由1952年的26.8%上升到目前的80%多!
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中国工人阶级的卓越贡献有目共睹,虽然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一再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社会上质疑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主人翁地位之类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甚至一度尘嚣至上。显然,在职工队伍不断壮大、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工人阶级是否仍然保持先进性,是引发种种困惑的症结所在。
关键时刻,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工会,挺身担当——一方面,切实履行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各项职能,着力于调动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素质,投身建功立业,以令人叹服的主力军作为和风采,力证工人阶级依然是现阶段最先进的阶级;另一方面,不断深化工会理论探索,特别是适应职工队伍的日益壮大和复杂变化,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工人阶级理论。比如,强调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继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之后,对工人阶级内涵的又一次外延,从而更客观地体现了党的阶级基础在人数、素质、构成、分布等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工会还将“坚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成为指导工会工作的基本遵循。这一理论创新,不仅有力地回答了现实问题,而且彰显了对实践的先导作用。
——坚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各级工会依法维权,着力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工资集体协商,切实保障劳动者权利,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焕发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精神。
——坚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各级工会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以榜样的力量感召着人民群众,引领着社会风尚,让不同的职工群体都能在工人阶级优秀品质上找到共鸣,进一步激发劳动创造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夯实现实基础。
——坚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各级工会切实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广泛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拓展广大职工的成长成才空间,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让工人阶级始终保持作为先进阶级的整体优势。
……
这是两组值得深思的数据:建国初期,全国职工中有80%是文盲,科学技术人员不到5万人。目前,全国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6年,有2046.6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1393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1949年,全国工人党员为11万人,占党员总数的比例2.5%.目前,全国工人党员733.6万名,增长了66倍,占党员总数的比例达9.7%.显然,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从来都是职工队伍思想政治觉悟、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和组织纪律水平的集中体现,而且同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作用相辅相成。
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工人阶级必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始终挺立潮头! 中工网记者 王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