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时政视点 > 正文

让丰富非遗资源成为社会共享文化财富

【来源:来源:光明网 | 发布日期:2013-10-03 】

让丰富非遗资源成为社会共享文化财富

——湖北省宜昌市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途径

本期主题

9月16日,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第三届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在湖北宜昌开幕。开幕式上,“板凳龙”“撒叶儿嗬”“秭归花鼓舞”等当地民间传统技艺让海内外来宾惊艳不已。

宜昌,不仅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山绿水美、景色宜人,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宜昌不断探索非遗文化保护的新途径、新方法,走出了一条宜昌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

本期《论苑》摘登部分专家学者对湖北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看法和观点。(本版发言由光明日报记者夏静、光明网记者张晶整理)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诗会上,农民诗人李国杰(右立者)吟唱古体诗。吕艳摄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诗会上,农民诗人李国杰(右立者)吟唱古体诗。吕艳摄

土家族“撒叶儿嗬”国家级传承人张言科在教小学生跳“撒叶儿嗬”。宜昌长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提供

土家族“撒叶儿嗬”国家级传承人张言科在教小学生跳“撒叶儿嗬”。宜昌长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提供

保护非遗文化资源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湖北省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廖达凤

宜昌市作为全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多年来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保护与利用非遗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

廖达凤

廖达凤

保护上实现传统手段向现代手段发展。面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难以保存、快速消失的现状,宜昌市在非遗抢保过程中,放弃过去手记笔录的传统办法,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摄影、光盘等科技手段,将民间艺人口头传授和文书档案记载的民间故事、民间歌曲、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作品拍录成音像资料,原样原貌、原汁原味地保存起来。为实现资源共享,市政府拨付专项经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按照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10多个项目50多个门类进行分类保存,目前全市非遗资源总库存有量为视频素材12.5T、图片数据500G、文字材料2G。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保护,宜昌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和管理效率,为开发和利用非遗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掘上实现从低俗型向高雅型发展。民间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受社会文化风尚、群众文化素质的影响,再加上缺少加工提炼,以及流传中的扭曲变异,往往存在精芜相杂、瑕瑜互见的现象,思想上、艺术上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宜昌市在发掘非遗资源时坚持去粗取精,对封建、低俗的民间文化元素予以剔除,重点保留积极健康、志趣高雅的元素,着力彰显民间文化的先进性。例如,在《新校府》《野山笑林》《青林寺谜语》等民间文化作品出版前,我市对其中部分情节进行了修改,使之格调健康、雅俗共赏,受到了读者的高度评价;长阳巴山舞的原型是土家跳丧舞,覃发池等专家把土家风情和时代特征相融合,对巴山舞进行了改编,创新出简洁明快、轻松活泼、易学好跳的大众舞蹈,深受群众欢迎,国家体育总局还把巴山舞列为广场健身舞向全国推广。

传承上实现从个体性向群众性发展。宜昌市充分尊重民间文化艺术口传心授活态传承规律,设立了“优秀民间艺人奖”“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在全市先后举办了7次“民间艺术师徒大赛”,对优秀师傅和优秀徒弟给予奖励,鼓励支持非遗中个体性传承方式。同时,通过建立传承基地、课堂教学等方式,推动更多人学习民间文化技艺,目前在各县市区建立20多家非遗传承基地,其中在冲菜制作、制茶技艺等传承基地都有几百人前来学习;开展“民间文艺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活动,宜昌丝竹、土家打溜子、南曲等项目都聘请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教学,撒叶儿嗬传承人张言科、南曲传承人覃远新、都镇湾故事传承人刘为芬、长阳山歌传承人杨运实、兴山民歌传承人陈家珍等一批优秀传承人走上了学校讲台传授技艺。目前全市有5个县市区把民间文化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近5万名学生会喊山歌、唱南曲、演花鼓戏。

利用上实现事业型和产业型并重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都有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宜昌市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组织非遗项目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途径,大力推进“历史文物成景点,非遗文化进景区”,以三游洞、屈原祠等景区为重点,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再现历史记忆,以三峡人家、清江画廊、车溪等景区为重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基地,整理、创编、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演艺节目、旅游商品,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带动下,部分手工技艺转化为文化产品走向市场,采花毛尖、三峡奇石、步步升布鞋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如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采花毛尖年产值上亿元,带动五峰及周边地区茶农10余万户,昔日传统制茶手工艺,如今变成富民大产业。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走下去

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局长 王永平

宜昌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丰富多彩。10余年来,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开创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保护传承之路。现有联合国人类名录1项,国家、省、市级名录分别有18项、38项、64项;国家级传承人12人,省级传承人93人;4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4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4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王永平

王永平

资源普查全覆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宜昌就以“十大民间集成丛书”整理出版为契机开展资源普查工作。2002年启动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工程,文化工作者深入到乡镇村,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2005年,对“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非遗项目进行了专项田野调查和申报工作,并实行了项目图文声像数字化管理。2008年至2009年,非遗资源拉网式普查工作覆盖900多个行政村,10000余名民间艺人的图文声像资料被录入非遗资源数据库。目前,我市研发的非遗数据库软件已在全省推广应用。

活态传承创新路。在传承保护上,宜昌走出了一条活态传承特色之路。一是建立市、县、乡(镇)、村(社区)、传承人家庭五级传承基地(传习所)网络,建立了18家民间文化传承基地。二是出台一系列措施保护重点传承人,通过设立“民间文化高龄传人扶助金”,在政策上保护、生活上照顾,解决重点非遗传承人的后顾之忧。三是大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一批传承人走上学校讲台,培养了一批批学生传承人;《宜昌记忆》《巴风楚韵》等一批非遗著作出版发行,全市各县市区学校都有当地非遗项目的乡土教材;长阳、五峰、秭归、兴山等地常年开展社区非遗项目培训。四是开展以对村落、区域、非遗项目集中地为主的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

广泛参与促惠民。我们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活动,惠及寻常百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走下去。一是办好特色节庆活动,通过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文化遗产日”“关陵庙会”“嫘祖庙会”“长阳民歌赛”等群众性节庆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传承氛围,为传承人展演展示、传习活动打造了宽阔的舞台。今年在宜昌举办的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中,通过中外民间艺术广场大联欢、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景区等方式,一批富有巴风楚韵特色的非遗项目、民间艺人登上中外民间艺术交流的舞台,展现了宜昌文化特有的魅力和风采。二是着力保护生产生活性项目的发展空间。我们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将非遗项目转化为文化产品,近年来推出了枝江布鞋、远安冲菜、采花毛尖等一批知名品牌。

特色展示扩影响。宜昌利用丰厚的非遗资源,彰显地域风情特色,艺术再现文化内涵,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扩大了宜昌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是文艺精品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湖北前列。原创舞剧《土里巴人》《楚水巴山》先后获“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特别奖”;土家山歌《细碗莲花》荣获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歌曲《巴土恋歌》获中宣部2012年“五个一工程奖”。全市连续8届共9件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8件作品获全国“群星奖”金奖、表演奖、群星大奖和群星创作奖。二是创排演艺精品不断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各大景区相继开发了《盛世峡江》《三峡·我的家乡》《礼魂》《昭君别乡》《江山美人》等一批具有浓郁风情的文艺精品进入文化旅游演出市场,增添了旅游景区的文化魅力。

健全法规强保障。2009年3月,宜昌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了《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2006年至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当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县级保护措施相继出台。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为宜昌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完善保护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尊重与保护传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要义

湖北省宜昌市文联原主席 王作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别,是前者因人沿袭,后者以物存世。所以,对传人的尊重与保护,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传承的要义。湖北省宜昌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理念,始终在实践中探索前行。

王作栋

王作栋

宜昌的民族民间文化发端于三峡先民生活劳作的各个层面,数千年来在传承与渐变中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宜昌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采录工作,可分成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前期为第一阶段,通过数次民间文艺汇演和1958年开始的民歌采风运动,基本掌握了留存至当时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态,包括类别、品种和艺人分布情况;1966年至1976年为第二阶段,以长阳山歌为代表,地域特色鲜明的艺术品种开始走出宜昌、唱遍全国;1976年冬至2002年为第三阶段,以发现五峰农民故事家刘德培、在昭君故里兴山县举办湖北省民间文学骨干培训班、创刊《民间文艺研究》、民间文艺集成工作全面展开为重要标志,宜昌结合民族民间文化的采录与研究,取得了成批成果,三位故事家和一个谜语村的文化积淀成为社会共享的文化财富,南曲、船工号子等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种受到广泛好评,并涌现出以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剧《土里巴人》为代表的精品力作;第四阶段从2003年开始,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作在前半个世纪的基础上向纵深拓展,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数与代表性传承人人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宜昌对传承人格外重视。2003年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党委、政府同时表彰20名“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10名“民族文化建设功臣”、10名“优秀文艺工作者”。在传统跳丧舞基础上编创“长阳巴山舞”的覃发池、采录孙家香故事的肖国松等资深文化人,均在“民族文化建设功臣”之列;2006年冬,宜昌市文化局表彰全市45名“优秀民间文化工作者”,其中,因最先发现农民故事家刘德芳,下堡坪乡文化站站长余贵福成为“优秀民间文化工作者”中的“排头兵”;宜昌市的13个县市区,多数设有诸如宜昌“文艺两奖”的定期评选奖项,包括“屈原文学奖”“昭君文学奖”“欧阳修文艺奖”,率先编纂出版县域民俗专著《兴山民俗》的兴山文化局原局长冯骏祥等部分文化骨干,都获得了两级或两级以上的奖励。

文旅互动让鲜活非遗焕发生机

三峡大学教授 阚如良

科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宜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拥有国家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12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省级38项。近年来,宜昌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探索出了一条从重视“物”到重视“人”的文旅互动、活态开发之路,更好地保护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阚如良

阚如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生,因此保护传承的形势严峻,方式也较为多样。因非遗文化“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特征,活态保护传承人和文化空间显得尤其重要。宜昌市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资源普查及资料收集建档,建立数据库及网络平台,为以“人”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打下了基础。

宜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艺精品创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素材,文艺工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断地衍生创作,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传播,又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佳作。宜昌通过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设立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建立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评比表彰优秀文艺创作成果,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形成了《巴土恋歌》等十多项国家级文艺精品,“土苗兄妹”组合使长阳山歌唱响神州。与此同时,《楚水巴山》《江山美人》等一批具有浓郁风情的文艺精品进入文化旅游演出市场,让非遗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极大地提升了宜昌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重视对非遗文化进行本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同时,宜昌还发挥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作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文旅互动、活态开发战略,致力打造千亿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一方面,宜昌结合自身的文化主题和特点,开发出一批以非遗为主题的景区、村落、餐厅、酒店、文博馆和节庆活动等,成为展演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三峡人家景区成为非遗文化的场景式体验性开发典范,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利用非遗技艺“枝江民间布鞋技艺”,开发手工布鞋,成为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另一方面将非遗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文化旅游业态。宜昌依托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兴建钢琴文化科技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演奏宜昌特有的表演艺术类非遗文化。通过文旅互动、活态开发,让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进一步凝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动力。

以“准法律”形式保护传承非遗

湖北省宜昌市群艺馆艺术指导、研究馆员 白晓萍

宜昌最早在全国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并实施建设。早在2001年,长阳资丘文化站站长田玉成率先在全国提出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实施整体性保护。他将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研究心得写成《建立中国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意义及实施方案构想》,发表在宜昌市文化局工作刊物《宜昌文化》上,引发《中国文化报》等省内外媒体争相转发和评论,很快得到文化部乃至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认为在一个大山深处的乡镇里,用一种“准法律”的形式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全国还是首创。2004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出台了《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白晓萍

白晓萍

宜昌还是最早将非遗样式带入旅游景点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初,热爱民间文化的胡振浩探索以长江三峡为依托,在长江旅游客轮上为中外游人唱长江船工号子,进行仿原生态实景演出,深受游人喜爱,被誉为一代峡江号子王。他的坚守和带动,使这一濒危的乐种得以流传。

宜昌非遗传承离不开无数传人的执着坚守。2002年,得知一些年老的传承人生活困难,市委宣传部设立了一个帮扶高龄困难传承人基金,倡导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全市宣传文化战线工作者捐款,将款项一一送到高龄困难传承人手中。长阳县政府安排土家族民间故事家孙家香在福利院生活,解决其后顾之忧;夷陵区拨出专款为民间故事家刘德芳在文化馆建立传习馆,下达事业编制安排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在非遗中心建立传习馆,让他们安心从事非遗传承工作。

宜昌还特别注重对文化人的爱护和嘉奖。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值青春年华的王作栋、肖国松、王庆沅、陈明洪、龚发达、覃发池、刘勋一、黄世堂等一大批文化人,甘于清贫,乐于守护,根植基层,和泥巴腿子农民传承人交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录整理他们世代相袭、口口相传的无形文化遗产。如今,在政府的配合和支持下,他们都成为宜昌传承非遗的骨干力量。

宜昌的这些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举措带来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如今,分布在乡镇村落的农民,都争相当一个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他们对这个名号视若珍宝,甚至将奖牌供奉在有祖先神位的堂屋中央。一些旅游景区尊重传承人,纷纷将他们请到景区,为之设立传习场馆,提供带徒授艺平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有50%的传承人都以一技之长,在不同的非遗展演展示场所打者一份“文化工”,既能习练祖宗先人传授的技艺,又能挣钱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