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时政视点 > 正文

贵州:抓好文化服务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来源:贵州日报 | 发布日期:2019-02-28 】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当前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正在从以搬迁为主转入以做好后续工作为主,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必须扎实抓好“五个体系”建设。其中一个重要体系就是文化服务,为安置点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服务建设的大成效,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难以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和石山区搬出来,仅完成前半部分工作。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任务完成得如何,影响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成色。脱贫攻坚任务特别繁重、时间特别紧迫,既要尽锐出战又要务求精准,文化扶贫同样在呼唤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紧要关头,更需要发挥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就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文化服务为易地扶贫搬迁“前半篇文章”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贵州规划搬迁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三分之一、占全国搬迁贫困人口六分之一,是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省份。而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会带来生产资料和社会关系深层次的重组变革,政策执行遭遇多元诉求、面临各种挑战,是脱贫攻坚投入最大、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一场战役。在繁重艰巨复杂的工作面前,贵州唱响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最强音,干部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在各项工作中以强烈的感恩之心激发强大的奋进之情,交出了精彩的阶段性答卷。截至今年1月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累计搬迁入住132万余人,今年6月底188万人将全部搬迁入住。

易地扶贫搬迁“前半篇文章”离不开文化之功,“后半篇文章”同样需要文化助力。一要继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以生产生活发生巨变为主要内容,教育和引导群众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通过感恩激发奋进,树立不等不靠、自强自立的思想。二要加强文明创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教育,形成新型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开展普法教育,推进移风易俗,搞好城镇生产生活适应性教育,提升搬迁群众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三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利用节庆开展贴近生活的各种文体活动,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四要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在安置点保留民族文化特色,打造“乡愁馆”展示搬迁群众的农具、习俗等,支持搬迁群众传承本民族手艺,让这些涓涓细流的民族文化,浸润世道人心,激发丰富的开发契机。

文化服务是重要基础,更是灵魂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比“前半篇文章”更耗时更复杂,考验着贵州干部群众的智慧、耐心和毅力,需要我们以文化建设激发出巨大的内生动力。我们要夯实这个重要基础、铸牢这个灵魂性工程,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满足搬迁群众美好生活的新家园,就一定能在我们手中如期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