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时政视点 > 正文

贵州安顺:“双创”焕发企业发展新活力

【来源: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 发布日期:2017-05-23 】

黎阳国际的生产车间。李宇摄

人民网5月23日电 贵州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贵州航空工业发展步履维艰。唯有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技术改革才是企业再发展的内生动力。

贵州省安顺市作为三线建设重要聚集地之一,这里拥有航空装备制造最完整的产业链,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打破发展瓶颈,企业转型发展的脚步刻不容缓。

精益制造

打造卓越市场开发能力

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黎阳国际)作为民用航空零部件外包生产企业,其前身是有着20多年外贸航空转包经验的黎阳动力外贸分公司,受市场影响,黎阳的转包生产发展壮大已进入瓶颈。“跟随时代大流,发展智能化生产,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打破发展瓶颈。”黎阳国际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加快转型发展。

“黎阳国际加工生产的飞机发动机风扇轴精度只有头发丝直径的四分之一,依靠这一技术优势,公司所生产的风扇轴占全球50%的市场份额。” 黎阳国际党委书记郑剑辉说,公司坚持自身发动机核心技术优势,大量引进技术人才,不断增强研发能力,提升制造水平,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

郑剑辉介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公司还注重优化公司设备设施,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并调整管理格局,努力打造军民融合新高地,建成高端装备制造示范型企业,形成产品产业链条,努力打造省内可供推广的民航飞机发动机产品制造大数据应用试点。

通过转型发展,黎阳国际构建了以民用航空发动机产品为主体,非航空产品业务和国家科研型号任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布局。2016年,黎阳公司实现出口交付额达7300万美元,人均产值超20万美元,为国内同行业第一。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黎阳国际借助大数据平台,努力建设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确保能及时、准确的完成对产品的实时监控,并逐步优化公司生产经营流程,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提升公司科学决策和降本增效能力。

科技创新

打造世界级宇航锻件供应商

“十三五末,实现核心锻造业务25亿元以上,推动锻造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规模实现25亿元。”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安大)党委书记、董事长单振对公司发展信心满满,而他的自信来源于企业改制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航空工业安大具有50多年发展史的专业锻造型企业,专注于航空锻件新材料、新工艺研制生产。2000年改制以来,公司各项业务蹄疾步稳,相继开拓了民用航空发动机、飞机、船舶等新领域的生产。“十二五”期间,航空工业安大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税收1.5亿元,产值增长十倍以上。

单振介绍说,航空工业安大发展围绕“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新体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综合利用政府、行业、社会各项资源,打造锻造产业集群,形成军民融合示范园区。

作为特种锻造专业化公司,航空工业安大是国防科技工业难变形材料锻造创新中心。始终坚持技术领先,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并保持企业专业技术的领先优势;同时聘请中国科学院、国家材料专家并引进国外专家指导科研和生产实践,加快完善人才基地和人才团队建设,为企业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宇航锻件供应商提供“智力支撑”。

“近年来公司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特等奖一项,一、二、三等奖共计24项;并拥有有效专利93项,涵盖了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核心业务。”单振介绍,航空工业安大聚焦中高端锻件市场,在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的锻造和加工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产品远销英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

抢抓机遇

多措并举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2017年,为贯彻落实好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的要求,安顺市共申报 “千企改造”工程重点项目89个,覆盖了装备制造(15个)、建材(21个)、特色食品(17)、化工(5个)、电子信息(11)等多个领域。

为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安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银企对接会,切实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并将“千企改造”项目用地纳入规划,对千企改造项目用地开设“绿色通道”, 审批要件从原来的21个减少至13个,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

2016年安顺市新增了2个院士工作站。分别是依托安顺学院建设的“贵州省安顺学院院士工作站”,依托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建设的“贵州省黄果树旅游区院士工作站”。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围绕安顺高新区创新能力提升目标,重点推进“压力与医氧环境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小型燃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人机鉴定试飞重点实验室”等7个创新平台建设,今年初已列入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截止目前,安顺在建“千企改造”工程项目 67个,总投资221.8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8亿元。下一步,安顺将围绕督促县区制定目标按进度完成、持续抓好工程项目调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及全力抓好要素保障四大要求,积极保障“千企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高洁 实习生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