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3月25日电 3月24日下午,贵州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贵阳海关联合召开总评会议,决定通报2014年度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44家企业获通报表扬,14家企业被警告;对8家不达标企业撤销其省级认定技术资格。
根据《贵州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规定,贵州省经信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对163户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开展了2014年度评价。44家企业被评为优秀等次,中国振华集团获评106分位居榜首。81家企业技术中心为合格;其中,评价得分在65~60分之间的14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予以警告。30家技术中心为不合格,被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企业将撤销其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8家企业因停产被撤销资格。
据了解,贵州省今年调整了部分管理标准,在企业技术中心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4家,5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5家省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形成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为引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为支撑的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了重点行业、全省“两个全覆盖”,为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及保障。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剑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水平还有存在不少差距。在创新投入的强度上仍显不足。2014年,贵州省全社会R&D投入强度仅为0.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0.47%,全国是0.84%;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户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例增长仅9%。企业技术中心在行业和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数量占全省规模以上的比重仅4.3%;行业分布不均匀,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化工产业四大产业占总数的83.23%,有色产业、建材产业以及煤炭产业,数量各有1家;从区域看,贵阳市94家,遵义市31家,两市占总数的80.65%,区域分布不均。
王剑指出,部分企业技术中心重认定轻建设的现象存在。有个别的企业认定以后,没有进一步完善保障技术创新活动正常开展的体制机制;有的技术中心工作水平明显低于认定前;在被通报需整改的44户企业中,个别企业是才获得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的,令人费解。(张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