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时政视点 > 正文

求职中的酸甜苦辣 坐两小时车只为两分钟面试

【来源: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日期:2015-04-11 】

前日,重庆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陈强(左二)在双选会上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 (记者 胡杰 摄)

前日,重庆大学举办春季双选会,吸引了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重庆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陈强就和朋友一道,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进场。

坐两小时车才赶到招聘现场

前天上午11点半,在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一间学生寝室内,陈强选了一件白衬衫、一件黑色休闲外套和一条黑色长裤,接着从鞋柜里选了一双休闲皮鞋,他要去重庆大学参加一场招聘会。

前两天,陈强在网上得知重大开招聘会的信息,在查询了招聘企业名单后,他决定和学院的另5名同学一起去试试。

吃完饭,陈强和同学坐上了233路公交车。他们先乘车到杨家坪,再从杨家坪乘坐轨道2号线转1号线到沙坪坝,然后再走到重大。等他们到学校门口时,已经接近下午2点。此时,招聘会已经开始了半个小时。

忙活一下午只投出1份简历

“我晕,这得排到啥时候啊!”还没到主教学楼,陈强就远远地看到了排队的人群:来参加招聘会的学生从主教学楼排到了旁边的足球场上,目测超过一公里。不过,既然已经坐了两个小时的车从巴南赶到沙坪坝,总不能白跑一趟吧。陈强于是排到了队伍后面。

下午4点18分,陈强终于进入了双选会会场。在参会的67家用人单位中,他最中意一家证券公司。陈强快步走到展位前,在他前面已经排了10个人。等了大约20分钟,陈强的前面只剩下一个人,他于是从文件袋中掏出简历,并探出身子,想听一听面试官问了哪些问题。

“老师您好,我是重庆理工大学的陈强,这是我的简历。”轮到陈强时,他一边把简历递给面试官,一边坐到凳子上。在做了自我介绍、谈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后,陈强问了面试官一个问题:“您觉得我适合贵公司吗?”不过,面试官并没有正面回答他。在得到等候通知的答复后,陈强向面试官道谢离开,整个过程仅用了两分钟。

随后,陈强又在大厅里转了转。看着展板上的招聘启事,不是陈强所学专业不对口、学历不满足,就是他觉得招聘单位不能令自己满意。

陈强和同学离开双选会会场已是晚上6点多。尽管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加等待最终只换回面试的那两分钟,但陈强仍然觉得不虚此行。

晚上9点多,奔波了大半天的陈强终于回到寝室。

应聘人数比去年增多三分之一

据重庆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陈东介绍,该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春季双选会共持续4天,包括长安汽车、花旗银行等在内的260多家企业将提供三千余个岗位。今天下午还有最后一场双选会,面向全市所有高校应届毕业生开放。

陈东说,与去年同期相比,来参加双选会的大学生人数至少增加了三分之一。一方面与今年毕业人数增多、用人单位招聘规模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学校取消本科生与研究生分开办双选会有关。他表示,总体上看来,今年房地产、机械制造等行业提供的岗位数减少,IT行业提供的岗位数有所增加。

昨(10日)日,重庆工商大学应届毕业生叶婷参加双选会。 记者 许恢毅 摄

还有两个多月,大学毕业生就该挥手告别母校了。昨日,重庆工商大学举办了2015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对于大四女生叶婷来说,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校园招聘会了。

为应聘特意化妆穿高跟鞋

叶婷是重庆工商大学包装工程专业大四本科生。早上7:20,她就起床了,这比她平日里上课时起得还要早一些。因为学校体艺馆举办的此次招聘会,可能是校园里最后一次针对这届学生的双选会了。一起床,叶婷就快节奏地洗漱,并花了大概半个小时为自己化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妆,而后换上新买的那套七分袖、蕾丝质地的套装。因为身高不足1.6米,她特意选了双高跟鞋。捋一捋微卷的长发,叶婷背着黑色的双肩包,手捧几份简历和自己的作品集向双选会现场走去。

做自我介绍有些紧张和发怵

9点左右,来到现场,在场外的展板处稍作停留,叶婷疾步进入会场。但是,她没有急着投放简历,而是在会场上转了三圈,9:10才有的放矢地投下了第一份简历。这是一家商业地产公司,叶婷看中了“平面设计”的岗位。

一坐下,招聘人员让她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尽管有所准备,但叶婷还是有些紧张和发怵,在那里愣了10几秒,而后在30秒的时间里,她简要地介绍了自己和专业学习情况。在与招聘人员一轮问答之后,对方给了叶婷一张名片,并告诉她如果感兴趣,下周二可到公司面试。叶婷对重庆晨报记者说,看起来用人单位还是比较满意她的条件,但这方面她一点经验也没有。

“喜欢的工作别人未必看得上我”

而后,叶婷把目光锁定在一家广告公司的“视觉系统设计员”这个岗位上。叶婷这次没那么紧张,大方地先做起自我介绍。9:30左右,她投出了第二份简历。叶婷还告诉招聘人员,自己在一家企业做过实习生,在大学期间还参加过导购之类的兼职工作。“如果我们聘用你,你大概什么时候能上班?”这是企业招聘人员向她抛出的最后一个问题,叶婷坦诚相告:“因为还有毕业答辩,6月中旬才能上班。”“到时候我们打电话。”招聘人员没有明确给她答复,也没有主动留电话。“这份工作我比较喜欢,但觉得别人可能没看上我。”叶婷对陪她找工作的记者说。

获得一份具挑战性的家庭作业

预计前面两个岗位胜算不大,叶婷继续努力地寻找着机会。10点左右,她来到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招聘台,这里有个“产品设计”的岗位,名额设定为2人。招聘人员仔细地翻看了她的作品集,而后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情况,“我们是做APP客户端的,产品设计师主要是做UI用户界面设计。”

也许是对叶婷的作品集感到满意,招聘人员主动给她留下了手机号和QQ邮箱,并布置了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家庭作业。

叶婷告诉记者,这份工作是不是有戏,这份作业的质量很关键。(记者 黄晔 报道)